文章摘要:近日,万科、越秀等房企参与金融业,尤其是万科控股徽商银行被认为是房企涉足银行业的“解禁”暗示。《2013民间资本及房地产业研究报告》认为随着房企逐步成熟,房地产融资结构多元化成为必然,而这时,房企应当谨慎面对银行资产配置以防范风险。
来源:经济参考报
10月31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旗下子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一周,越秀地产母公司越秀集团正式对外宣称,越秀集团将以116.44亿港元收购香港创兴银行75%的已发行股本,成为后者最大股东。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多房企将投资触角伸入银行业,意味着房地产行业与银行的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大趋势。一方面在房地产净利润下滑的背景下,通过银行业稳定的收益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控股银行也将成为房企融资的有力平台。但与此同时,进入风险较大的银行业,若银行资产配置不当,房地产和银行的结合将会带来成倍的风险。
房企银行频联姻
10月31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旗下子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预计公司旗下子公司总认购股份数不超过883986000股,合计认购金额为4.19亿美元。据此推算,万科成功认购后将持徽商银行近8%股份,成为后者最大股东。
这是万科首次大手笔在房地产领域外进行大规模投资,也是首次进行大范围的新股认购。
与此同时,10月25日,越秀地产母公司越秀集团表示,越秀集团已向创兴银行全体股东提出部分要约收购,以每股35.69港元现金收购最多不超过75%股份。此次邀约总金额约为114.44亿元港币,若能实现,将成为四年以来首宗内地企业对香港银行的并购案。
这意味着,拥有信托、券商、基金等不少金融牌照的越秀集团又将多一块稀缺的银行牌照。
CR IC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大鸣对此表示,万科控股银行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方面宣告国内房企和银行业联姻正式解禁,而房地产行业与银行深度融合发展也将成为大趋势。
的确,房企和银行的联姻还不仅仅止于此。绿地集团8月底绿地集团与贵州省政府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发起设立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交易所、金融租赁公司等方面开展合作。
根据协议,绿地集团拟作为主发起人,设立在贵州全省经营的外资小额贷款公司。贵州省支持绿地集团参照重庆金交所的模式,控股组建贵州省金融资产交易所。同时,绿地拟作为主发起人,在贵州投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并投资设立商业银行。
而在此之前,早在2011年,绿地便入股盘锦市商业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控股银行的房企。此后,绿地先后入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锦州银行、呼和浩特商业银行和东方证券,发起设立中国规模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并已实现增资扩股、跨区经营。在重庆、宁波、青岛、呼和浩特等城市进行运作。
对此,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绿地将推动金融产业多地经营,加快形成“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并明确指出,“金融产业很快将成为绿地的一重要增长极”。
此外,新华联参与长沙市民营银行,国购集团、新安金融、新华集团、华泰集团、恒泰集团、信地集团、金牛集团等七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组建合肥银行中5家涉及房地产,房企频繁试水银行业迹象明显。
融合意在“输血”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曾多次表示:“房地产说到底是金融问题,将来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几千亿的融资平台,你只是一个打工的。”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万科的收购事宜可能与进一步加强融资渠道有关。而杨红旭也表示,对房企来说,由于中国银行业整体比较稳健,收购银行风险不大。而通过股权投资的手段,收购的银行可以以一部分资金对房企进行输血。
朱一鸣也认为,拥有自己的“控股银行”,多多少少对房企的项目形成支撑。房企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与银行的关系,在持续的宏观政策调控下,面对资金链并不是特别宽裕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确实是会将筹建银行视为解决燃眉之急的一种做法。“有了自己的银行,一方面融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资金流动性将有大的改善。”
事实上,9月银行资金投向就显示,开发贷继续收紧。数据显示,9月末,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季末回落4 .1个百分点。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4.9%,比上季末回升3.9个百分点。
除融资提供便利外,金融业的高回报也是吸引房企的重要方面。朱一鸣认为,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国内房企在房地产业务外形成多元主营业务的比例并不高。但银行却是例外,因为其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净赚6117亿元,占据了全部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不少中小银行净利润增速超过20%。这样,房企控股银行,相关投资本身就有可观回报,其盈利能力不亚于房地产本业,而且旱涝保收。”
直接融资是趋势
在部分房企入股银行的同时,房企海外融资也创历史新高。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十大标杆房企,年内融资额度已经达到了935.9亿,同比2012年全年的413亿,上涨127%。总体来看,房企海外融资已经突破311亿美金,合计人民币1896亿。其中仅9月来,融资就达到了41 .3亿美金,合计人民币达到了251.3亿。房企融资量明显上涨。
除了上市募集资金,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房企直接融资是趋势。目前房企正在逐步探索和发展多元化融资,除传统的银行贷款、证券融资外,目前还出现了信托融资、房地产私募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未来房地产市场融资必然将逐步呈现成熟房地产市场的多元化格局。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资本日前联合发布的《2013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直接融资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30%上升至2012年的40.5%,直接融资资金总额在8年间增长6.5倍。
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指出,进入2013年,房地产直接融资占比增加的趋势还在扩大,房地产信托新增规模占比信托总量明显增长,房地产领域成为信托资金主要投资方向。越来越多的成熟投资人的出现和机构投资者范围扩大,将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直接融资创造基础性条件。
房企进入金融业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地产与金融互相渗透过深,可能会改变整个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运行特征,既为双方带来种种便利和巨大利益,也可能由此生发出更加复杂的新风险。
对此,朱一鸣指出,房地产业和银行业联姻一旦一方遭受危机,另一方可能也会被“连坐”,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不可否认,金融业从来就是风险相对较大的产业,特别是当前闹钱荒的背景下,银行资产配置不当,地方债与影子银行都有可能拖累金融业,同时也可能会对房地产业造成冲击;而房地产市场一旦发生紊乱,也势必会影响金融安全。这二者捆绑在一起,其风险将会成倍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