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周姝妤
摘要:高和投资金融分析师李慧忠更是直白的表示:“虽然准备金率下调0.5%意味着政府向市场中增加流动性4000亿,但如果个别房企就此认为已经度过资金的寒冬,那就多少有一点自作多情的味道”。
1月30日,人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3年来,中国存款准备金率首次走出“上调”区间。在12月5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当天,记者走访了成都数家银行、房地产公司,了解了众机构对“降准”的不同反应。
银行:
客户经理狂欢庆祝
“晚上KTV唱歌,都别忘啦。”当记者致电某银行公司业务部小李时,他不断接到同事的邀约。原来,为了庆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该部门员工都打算聚在一起吃饭唱歌。“到了年底,各行各业对现金的需求都高,央行选择此时下调存准率,让大家松了口气,不至于在春节前出现现金短缺的问题。虽然一次下调,不可能带来显著变化,但这释放出了一个信号。我估计到明年初,还将下调存准率,我的工作也会越来越好做了。”
与小李持相同看法的银行不止一家,澳新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我们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意味着中国开始关注经济的下行风险,并将政策的重心从"抑通胀"转移至"保增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将有放松的空间,12月份央行仍可能降低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在明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将仍有3次下调的空间。当然,相对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在未来两个季度实现"软着陆"。”
理财产品:
宜“取长弃短”
针对此次央行意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界有关专家认为:“这将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直接影响,可能会随着存准率的下调而降低预期收益率,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会逐步降低。”该专家表示,由于银监会规范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近期期限在1个月的理财产品也已经受到口头干预,本周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骤减。同时,货币政策或将随着此次“降准”而转向,所以针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受其影响适度“缩水”的问题,投资者最好将理财周期拉长,把握趋势,及时调整策略,在自身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宜“取长弃短”,选购收益率高、中长期理财产品,而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暂时可以不再考虑了。
楼市:
“别高兴太早”
虽然“降准”让银行业欢欣鼓舞,但多数房地产人士却认为这并不是一次“利好”。
记者发现,在“降准”消息宣布的当晚,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用“终于”两字来形容时隔3年后的首次存准率下调。但华远地产(600743,股吧)董事长任志强很快就用了“警惕”二字作为回应,并不忘补了句“小潘别高兴得太早啊”。
事实确如二位“大腕”的调侃,目前业界的判断并不乐观。记者从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百城价格指数”报告中发现,2011年11月,包括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的住宅均价环比全线下跌。同时,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832元/平方米,与10月相比下降0.28%,连续第3个月环比下降,且降幅有所扩大。调查报告还指出,一、二线城市受调控政策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万科、绿地、龙湖等大型房企的一些项目降价幅度超过20%。在限购范围不断扩大和信贷紧缩的双重压力下,二、三线城市的当地代表性房企,以特价房等形式,推动楼盘均价进一步下调,部分楼盘价格较上月降幅也超过20%。由此看来,全国房价下降趋势已经强化,房地产调控初显成效。西南财大金融学院教授尹志超认为:“虽然央行在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下调存准率,却并非放松信贷的信号,更不意味着地产调控松绑,因为此次降准救市主要针对的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并非针对楼市,因此存准率下调对楼市的实际影响将会十分有限。”
易居中国的掌门人周忻则表示:“央行降低准备金率,是一个利好,但乐观尚早。我认为还是应该快卖房、缓建房、不拿地、现金为王。”高和投资金融分析师李慧忠更是直白的表示:“虽然准备金率下调0.5%意味着政府向市场中增加流动性4000亿,但如果个别房企就此认为已经度过资金的寒冬,那就多少有一点自作多情的味道”。
百姓:
“降准”管我啥事?
12月5日,记者通过随机调查的形式采访了数十位市民,其中占半数以上的市民表示不知道什么是“降准”。而在剩下的市民中,对降准的态度,更多的表现出漠然、悲观和无所谓的态度。
市民张宏宇告诉记者:“降低存款准备金关我什么事?又没加息,股市涨了一天就没反应了,我申请的房贷还是没有贷给我。既然是这样的情况,存款准备金提高和降低跟我都没有任何关系。”
市民刘阿姨则表示:“刚刚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说银行好贷款了,房子马上就要涨价了,买来自住的人就不要再观望了。我赶紧动员儿子买房,不过过了几天,也没有听见周围的朋友说房贷申请下来了,也没有见房价有上涨的动静,我看这个政策根本就没起作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