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份由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高和投资完成的报告称,在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借贷,其中,民间资本占房地产比例可能达到30%-40%。
在“带头大哥”温州人面前,鄂尔多斯只能算是“后起之秀”。话虽如此,但在民间借贷和民间融资创富的大军里,鄂尔多斯多位老板的相继被捕和自杀事件,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为南北民间借贷阵营里的领军人物,温州与鄂尔多斯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四处买楼、购置黄金、炒作资源,开名车、住豪宅、摆阔绰。一个是走南闯北的“小商贩”,一个是开着路虎的“牧羊人”,却都因为一场民间借贷而交织在一起。是喜是悲?其中滋味或许仅有个人知晓。
“牧羊人”蜕变“牧羊犬”谁之过
提起鄂尔多斯,很多人眼前浮现的必是“苍茫的山,辽阔的草原,还有那风吹草低时满山坡的牛羊”。而如今,依仗着“羊煤土气”自然资源起家的鄂尔多斯,不仅荣居内蒙古“金三角”之一,也以人均GDP超两万美元而一跃成为全国“首富”,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得鄂尔多斯短短数年内实现了“造福神话”。
2005年开始的煤炭“黑金”催生了鄂尔多斯的财富积累,但这些以煤炭起家的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资本,且规模不大,2007年煤炭整治使得近千家小煤矿被关停,再加之探矿证、采矿证的办理难度和费用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鄂尔多斯煤矿主掉头转向了参与房地产开发的行列,因为他们迫切需要另一个投资渠道,在能达到资源类行业高额利润的行业并不多的现实里,“涨声一片”的房地产成为了煤老板们的首选。一份由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高和投资完成的报告称,在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借贷,其中,民间资本占房地产比例可能达到30%-40%。
房产业的资金来源如何从煤炭变为了民间借贷?一名长期从事放贷业务的当地人介绍,民间放贷其实也是自煤炭业始,最开始煤矿开发也向民间集资入股,随着煤矿增值民间放贷人也受益匪浅。获利后对住房有了需求,又促成了房地产的火爆,民间放贷人再次将资金投向了房产。
一边是民间借贷地产资金断裂崩盘,一边是舍本逐末单一产业的畸形发展,开着路虎的牧羊人如何变成了一只舶来的“牧羊犬”?
“熟人社会”结出的畸葩
与热衷实业的温州人相比,来钱来得更快的鄂尔多斯人似乎对研发、生产等现代工业兴趣不大,甚至对股票、期货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行当也兴趣几无,他们更喜欢炒房、高利贷这样的简单、直接、疯狂的游戏。在暴利的引诱下,鄂尔多斯人开始迷恋上房地产这个游戏,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借助民间借贷。
然而,号称有700年煤炭可挖的鄂尔多斯,并不愿意重视民间借贷的泡沫,只要有煤就还有暴富的幻想。而民间借贷资金涌入地产和矿产又加剧了它的脆弱。如今,关于鄂尔多斯地产资金链崩盘,地产老板自杀新闻频频于报,便引发了民众的关注热潮,要知道,这个位于西北,素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鄂尔多斯体系内循环的全民放贷盛景,如果面临崩盘危机,那么可能将无人幸免。
数据显示,仅仅2010年,鄂尔多斯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009.4万平方米,差不多已经人均拥有3-4套房,当地房地产开发商也明确表示,再过两年,鄂尔多斯将人均拥有“十套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房价居高不下,鄂尔多斯却没有一家“二手房”交易中心和房产中介,房产泡沫不言而喻。而摆在鄂尔多斯面前的另外一个现实,是由于众多的民间借贷都是投资到房地产业,却又适逢房地产行业遭遇寒流,房子卖不出去,现金收不回来,民间借贷失去了支撑,出问题似乎已经成了迟早的事。
远有温州老板跑路,近有该市房地产商自杀,民间借贷活跃的鄂尔多斯骤然紧张。有舆论称,鄂尔多斯将成为第二个“温州”。一个没有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借贷疯狂,成不了另一个“温州”。巨额剩余资本潜藏地下,巨大的民间借贷市场疯狂猖獗,也许转型金融会是它的出路,也许根本没有出路,下一步鄂尔多斯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