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高和资本苏鑫:商业地产也需资产管理——2013第8届中国商业地产年会长三角峰会

搜房网·2013年04月23日

摘要:“此轮楼市调控,对商业地产的机会肯定是有的,”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先生在谈到“新国五条”对商业地产的影响时表示,“老百姓以前投资买房、炒房的这些渠道被堵住了,就会转向商业地产。”

编者按:新国五条”的出台,在将住宅“水分”挤出的同时,或将刺激商业地产市场的 发展。即将在上海举办的2013第8届中国商业地产年会长三角峰会,将从商业地产发展中的机遇、挑战、现状、未来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剖析商业地产发展趋势, 共同探索商业地产未来发展之路。为此搜房网特别采访商业地产开发商及业内资深人士,共同解读商业地产发展前景。

高和资本苏鑫:商业地产也需资产管理
高和资本董事长 苏鑫

商业地产需要投资管理

“此轮楼市调控,对商业地产的机会肯定是有的,”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先生在谈到“新国五条”对商业地产的影响时表示,“老百姓以前投资买房、炒房的这些渠道被堵住了,就会转向商业地产。”

“写字楼和商业,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都卖得很好”,苏总表示,这是政策导向造成的,从内容趋势来看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挑战”,散卖的物业一定会受到资产升值的压力,“小业主之间互相竞争,租金不能保证”,苏总提出,开发商能否做一些资产的管理,“比如龙湖‘金苹果’计划,它销售的商业地产是一种投资品,对未来的发展能够持续的做管理,不是卖完了就不管了。”

同时,苏总分析了资产精装修这一高和资本资产管理的创新理念,“例如高和在北京的五个项目在做资产精装修,都非常成功。购买时双方签订协议,要求高和资本是独家的资产管理,这样能让投资方的资产保值和增值,在上海的高和静安大厦也会如此。”政策的变化一方面是机会,让更多的投资人进来了,另一方面,既然商业地产是投资品就需要资产管理,就需要资产精装修,“不提供这种服务的开发商未来一定会受到市场的压力。”

 

集中投资造成局部供应失衡

谈及上海商业存在中心城区扎堆、郊区商业跟不上市政建设、区域分布失衡的问题,苏总坦言,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都是靠投资拉动,不是靠需求拉动,“大家有很多钱就全投入住宅,现在又转向投商业地产,所以就一定会造成局部供应的失衡。”

“从10年来看,中国商业地产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中国的商业地产不是说简单的过剩,而是集中投资造成了跟需求没有完全的匹配,对开发商而言,能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来带领市场的消费。”苏总强调。

“在国外,做购物中心企业会先看有没有大的租户,有才会做,在什么地方做。”苏总进一步分析表示,这在中国是很难避免的,开发商投入了资金就一定会考虑要租给谁,之后谁到商场里来消费,最终还是差异化。“即使在核心地段就没有风险吗,也不一定,例如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有的商业就要倒闭了,有的商业做的很好,所以商业的核心不是地段,而是它的运营,它的差异化,它能不能吸引到适合你的租客,吸引到适合你的消费者。”

细分市场 抓住消费者需求

对于电商对传统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的冲击,苏总认为,网络的需求会压缩一部分,但不能替代所有的需求,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需求,谈生意、谈事情肯定要到酒店里来谈,不可能在网上谈,“这种需求还是很大的,还会再增加。”

一个购物中心,吸引的是什么样的人群,是周末度假的人群,还是没有长假的白领,还是很有钱的企业家,消费人群不同,购物中心最后的业态匹配也是不一样的,苏总认为,这里的有很多东西可以向香港、台湾的开发商学习。另外,还可以向台湾、日本学习如何将购物中心与文化、娱乐结合在一起。

同样,如果购物中心有好的体验,网络的体验和实体的感觉又会不一样,苏总表示,周末时全家一起逛购物中心,看电影,小孩去儿童活动中心玩一玩,等等,“家庭的这种消费方式未来在购物中心属于一种趋势”。网购是一个大的趋势,它对某一类的例如零售产生冲击,但同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元化,会逐步增加。

未来应对变化的趋势会很多,苏总分析表示,“实际上,其背后是细分市场,例如住宅,万科、龙湖、绿地的房子各不相同。为什么这么多不一样的产品还有这么大的需求,它就是细分了市场,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体现不同的特色,每个大的方面又有不同的变化,它抓住了细分市场,研究透了,符合他们的需求。同样商业地产也应如此。”

 

大悦春风里
大悦春风里
融中心
融中心
高和·欧陆广场
高和·欧陆广场
新街高和
新街高和
静安高和大厦(中华企业大厦)
静安高和大厦(中华企业大厦)
高和云峰
高和云峰
高和蓝峰大厦(丹阳大厦)
高和蓝峰大厦(丹阳大厦)
隐私声明   法律讯息   ©高和资本版权所有  
津ICP备1020126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372号